找到相关内容43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周叔迦:杌人集(1)

    ,灵裕所著书目,传载五十余部,中有杂集一种,未纪卷数。  陈沙门释嵩集六卷  (补)唐道宣《续高僧传》十二云:“释靖嵩,僧姓张,涿郡固安人。十五出家京邺。有智融法师,常讲《涅般》、《十地论》,嵩乃北面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5473408.html
  • 中国律学研究的方法论检讨——以弘一法师为例

    过一个定义:“所云《南山律》者,唐道宣律师居终南山,后世称其撰述曰《南山律》。《南山》以《法华》、《涅槃》诸义而释通《四分》,贯摄两乘,囊包三藏,遗编杂集,攒聚成宗。”[22]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673999.html
  • 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华严  经》。  283 页  法决择分明,故无违诤。所说八识,唯是生灭法相,  多数都同小乘,固非究竟玄妙之说,如瑜伽杂集等说  。三、终教中少说法相,广说真性,以会事从理故,  所立八识通如来藏,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874002.html
  • 有关“三类境”的几个问题

    :以不生质,故说为假;据有种生,相分成实。……《要集》又云:《杂集》所说十八界种各各不同,必无意识不从二缘。缘无为,影似无为故,于百法中无为所摄。他界缘、无漏缘,虽异地、无系,而不离色等;缘一切无法,...

    傅新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974082.html
  •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(2)

      [6]. 蓝吉富,〈杨仁山与现代中国佛教〉,《华冈佛学学报》第2期,收入《听雨僧庐佛学杂集》,台北,现代禅出社,2003年11月,608页。   [7]. 杨仁山,〈汇刻古逸净土十书缘起〉《...http://www.guoxue.com/discord/yzw/ywhd.htm   [16]. 蓝吉富,〈杨仁山与现代中国佛教〉,《华冈佛学学报》第2期,收入《听雨僧庐佛学杂集》,台北,现代禅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679198.html
  • 水月法师的因明成就——心气沉定 深入论藏

    《方便心论》全分,《瑜伽师地论》少分,《阿毗达磨集论》少分,《如实论》全分作讲经式的详细讲解。《瑜伽论》函容《显扬圣教论》,《集论》函容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,因此这部《要解》实际包括六部古因明著作介绍。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51081341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特质

    《二十唯识》、《辩中边》、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等”;也称为“一本十支”,以《瑜伽师地论》为本论,以《百法》等十为支论。   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,都以自家的教义为极致,而判摄如来的一代教法,即所谓的教相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3681506.html
  • 荆溪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论说。二、始教中广说法相,小(少)说真性,所立百法决择分明,故无违诤。所说八识,唯是生灭法相,多数都同小乘,固非究竟玄妙之说,如《瑜伽》、《杂集》等说。三、终教中少说法相,广说真性,以会事从理故,所立八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081704.html
  • 五台山佛教乐舞戏曲文化钩沉

    杂集》中还有《讲五台山》、《贫女乞斋传》等佛戏赞词。   据《中国戏曲曲艺词典》赛戏条介绍,此种古老的“戏曲剧种”,“专为敬神演出,有时还同时举行宗教仪式。历史演变不详,大都采用面具,偶亦用脸谱。唱腔...

    黎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3881893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(2)

    庄严》、《集量》、《摄大乘》、《十地》、《分别瑜伽辨中边》、《二十唯识》、《观所缘》、《杂集》叫做十一论。   这学派底教判论,即佛教的分类为“三时教”,三时教又分为关于时间形色和关于教义内容约两类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289256.html